Saturday, March 25, 2023

登高少年




伟忠约爬山。

已经 27 年没有见面,
中学毕业后到现在。

我们不曾同班,
也没有真正成为好朋友,
我也忘了当初如何相识。

也许有一种友情,
叫惺惺相惜。

也许吧。






没有爬过 Bukit Lagi,
家乡不大,但还有很多地方没去过。

山虽不高,却不易爬,
梯级陡,跨度大,脚要抬得很高,
伟忠因为长期短跑和建行,上得轻松,
我满头大汗,有点狼狈。

山上风景辽阔,一望无际,
把玻璃市的荒凉和辽阔展露无遗,
上到来,似乎把尘世也抛下。

伟忠说以前很多和尚在这这儿打坐。






一眨眼,我们从 18 年华,
变成 40 大叔。

那么久没见面,
彼此却莫名了解各自状态,
有些想法一说即知,无需详解。

他很有才华,画画比我厉害,
知识和各种学习都强,
可是不想买房,也不结婚,
也没有混到什么江湖地位出来,
他自嘲一事无成,
不,你活得比许多人都好,我说。

看着远方慢慢落下的太阳,
俩少年说着迟到的爱好与兴趣。

池上辽一,原哲夫,鸟山明,桂正和,
大友克洋,士郎正宗,永安巧,寺田克也,
郑健和,叶精,郑问,蔡志忠,
许景琛,马荣成,邱福龙,
黄易,金庸,武轮尊,烙印战士,
街霸,篮球,闪卡,电影双周刊,
少年周刊,青苗,学海,漫画城,
侏罗纪公园,美女与野搜,狮子王,
史提芬史匹堡,首都戏院。

谈到夜深,
再谈基督,佛祖,阿拉,
马华,64,艺术,3 D 技术,网络,量子领域。

然后夜真的深了,
少年不再年少,却似乎还停留在年少,
山上一日,山下早已千年。



Monday, March 20, 2023

廣告




广告界,我呆了将近 20 年,
老师,只当 4 年,
但是关于老师的点点滴滴,
我可是写了一篇又一篇的文章,
而关于广告界,
似乎连提都没提过。

那几年的广告生涯,
难道没有一丝一毫值得记录?

年轻时,其实想画漫画,
漫画家没当成,
阴差阳错进了广告公司,
就这样混了十多年。






第一份工作其实不是广告公司,
是一家健康医疗中心,
帮该中心设计每周的讲座会海报,
还有各种 brochures,flyer 等等。
多得当时的前辈,我学会了各种设计软体,
为接下来的广告生涯铺路。

辞职后,正式进入广告界,
以后的日子,我辗转换过好几家广告公司,
工作内容和环境基本上换汤不换药。

年纪够大,
我 “ 有幸 ” 见证广告界的变幻,
从 diskette 到 MO,再到 CD,
然后人们开始用 pendrive,
再后来直接 email 就好。






写着这篇回顾,
才发现我在广告界的岁月,
几乎就是人类发展史的缩影。

撇开设计软硬体的淘汰与推陈出新,
还见证了各行各业的兴衰。

比如菲林,那时还用菲林拍照,
现在已经没有人用菲林相机了,
又比如红极一时的零食汽水,
某些保留至今,一些早已无人问津。

印刷公司如是,
当初必须把设计稿交给印刷厂 “ 出片 ”,
就是所谓的洗菲林,才可以印刷,
数码时代降临,印刷厂倒闭了很多家。






啊,我还经历了可以打啤酒广告的年代,
那时最赚钱也最忙碌的就是啤酒广告,
每每过年,各家广告公司就开始龙争虎斗,
谁拿到那一年的合约,就发达咯。

我公司拿到 Tiger beer,
啤酒广告很好玩,因为需要创意,
设计师可以发挥本领。

后期我国越趋封闭,
政府不允许啤酒打广告,
现在已经看不见那些充满创意的设计。

那一种广告最讨厌?

最不喜欢 Annual Report,还有 Property Ad,
前者除了封面可以玩创意,
内页全是数目和无聊的文字,
无趣也算,账目多,全是号码,容易出错,
每次校对到我火眼金睛。

地产广告也是很无聊,
一堆 floor plan,千篇一律的照片,
照片都假的,是我们用电脑绘出各种树木花草,
营造一种美好的假象。






有一段时间我转去 in house design,
时间没有那么长,五点放工回家,
那时已经做到主管级,日子是平稳的,
几年后,还是犯贱辞职,嫌闷。

最后一家广告公司是我做过最忙碌的,
当然工钱也是最高的,
那边的客户都很大,Epson,Kellogges,Pampers,Sony,
也是那个时期把身体搞坏了,
长期的熬夜加班,吃不定时,加上心理压力,
得到胃酸倒流这个毛病,严重时半夜狂呕。

那时开始思考以后的路。

年纪大了,不可能一直呆在这个行业,
但最大的痛苦是,我开始厌倦广告,
一点乐趣和成就感都找不到,
每天想到工作只感觉深深的抑郁,
再怎么好的广告,辛苦几个月,
过后就从市场消失,找不到任何意义,
这是一份越做越空虚的工作。

知道自己垮了,毅然辞职,
过后休息差不多一年,
说来也神奇,上帝听见我的祷告,
给了老师的工作。

当老师很累,
但我找到久违的成就感和喜乐。

回看那段在设计界,
每日对着电脑屏幕,暗无天日的日子,
不禁觉得可怕,打起一身冷颤。

关于广告设计的日子,
一点也不怀念,却也不憎恶的,
我感恩目前的拥有,
也感激过去的磨练,
让我如今面对挑战可以迎刃而解。

生命有高山,有低谷,都是经过。



Friday, March 17, 2023

吵架




终于吵了一架,和前上司。

像是积蓄已久的情绪,
还是忍让太久的委屈,
反正这次我不再如以往般哑忍。

好好开个会,她闹情绪,
于是我也语气坚硬的回应了她,
她一时受不了我竟会如此,
于是情绪大爆炸,
我不示弱,很重口气的回嘴,
大家被吓得不敢出声,
反而是曾经的搅屎壳棍先生打圆场,
这会才继续开下去。

会议结束,我俩外边谈判,
她说她的感受,我也说我的感受,
那天算是和平的结束,
事后,下属 M 信息过来说我是她偶像,
终于有人敢这样治她,
啼笑皆非。

说来也奇,那次事件过后,
我们反而相安无事了,
可以彼此谈笑风生,
我没有放在心上,
她也不会再无礼对待,
我们部门呈现一种久违的 “ 和平 ”。

有时候,吵架还是必要的,
看你怎么吵,看你为了什么而吵,
去他的礼让和容忍精神。

Thursday, March 16, 2023

人總被年少不可得之物,困其一生

总给人错觉很多朋友。

有次 Ivy 带我去她教会,
有人过来认识时,
她猛不停的跟对方说我很多朋友,
也许她是开玩笑,也许她真以为如此,
反正当下只觉讽刺。

我朋友不止少得可怜,
而且还经常被遗忘,被抛弃。

我是重感情的,
只是我也骄傲,
没人看出我冷漠背后的在乎。

刚刚退出一个群组,
那是曾并肩作战,共度悲喜的同事,
我们那时多要好,多亲密,
都把对方当成重要的。

我离职后,发起过几次聚餐,
总有人会临时爽约,
有时是她,有时他,
就这样拖拖拉拉了半年,
上星期的聚餐,终于以为会见面了,
临时最后的那几分钟又再次取消。

是不悦的,
和组里某某私下抱怨,
结果她才告诉我原来她不喜欢某某,
所以对于聚餐不积极,
然后也惊讶发现另几个某某,
不喜欢另几个某某,
难怪每次邀约都会失败告终。

累。

困。

伤。

以为我们大家都那么要好,
以为有什么不开心说出来就好,
以为有何深仇大恨,
我以为,我们全是好朋友。

原来只是我太天真,
原来我还是没有学会看透与放下。

虽然她并没有说谁讨厌我,
我却累了,
不想继续对着虚伪的群组做戏,
忽然发觉自己过去的言行像个小丑,
自以为是的扮演着开心果,桥梁角色。

既然没人珍惜,又何必在乎?
于是像个幼稚的小孩退出群组。

我的成长岁月没有朋友,
孤单是我从小到大的养分,
可能造成日后对于友情患得患失的性格,
我也希望自己如 Ivy 所说,朋友多,
事实却是孤单一人。

“ 人终将年少不可得之物,困其一生。”

那天在网络看见这句话,
就此想痴了去,
看来我就困在当时的孤单和失落里,
直到今日。

猫说,那听起来很宿命,不好,
是啊,不好,不该这样,要走出来了,跟自己说。

Sunday, March 12, 2023

孤兒仔




不是没想过离开教会,
这念头不知出现过好几百次。

只是没想到,
等我真的离开,
是如此 “ 平淡 ” 与 “ 自然 ”,
没有人不舍得我,挽留我,
我自己也没有任何难过或痛苦。

一开始是有点小失落,
所谓友情,弟兄姐妹,家人,
到最后比路人还陌生,
但也只是一小下,
更大的感受应该是迷失。

毕竟整个青春岁月都奉献给神( 教会?)
忽然这份牵挂说消失就消失,
难免感触,难免迷茫,
本来以为要日日夜夜重复的东西,
有一天都不重要了,也不在乎,
耐人寻味的是,迷失之际却有种 “ 自由 ” 之感。

就此,成了孤儿,属灵上的孤儿,
上网听传道,才发现现在有很多这样的基督徒,
相信基督,相信圣经,
却是不再肯回去教会过那种社交生活,
矛盾的,我知道,但我也只能这样。

猫,以诺和  J 说起教会,聊信仰,
我在旁边听着,感觉熟悉又陌生,
像个局外人,又似乎身在其中,
他们没有把我当异类。

回不去的了,也不愿意回去,
我要的其实是 Move on,不是 Move back。

也许吧,就像今天早上的网络传道,
我心硬,不肯悔改,就算爸爸在苦等,我就不回家。

Saturday, March 11, 2023

又是一年運動會




相比上一个学校,
目前就职的学校规模可大。
之前百多个学生,现在千多个,
相差的又岂止是数目,
活动安排和职责又庞大又细碎,
不是一个累字可形容。

三月运动会,一月开始训练,
每星期两次体育馆训练,暴晒到中午,
结束回校已经累得不行,
就这样熬到三月,终于今天正式运动会。

今年有两个新任务,
负责跳远的评分员,还有 Umpires,
又一个没有听过的新名词。
其实就是裁判,田径赛时的举旗人,
半点经验也没有,过程中出了些小差错,
但顺利完成,感激同事包容和教导。

今年去了青组,拿第三名,
反正不是最后一名就好,
结束后感觉很 sick,头痛,咳嗽,流鼻涕,
幸好星期一是假期。

又是一年运动会,感觉做了许多事情,
又似乎很多事情有待完成,而已经三月。

Saturday, March 4, 2023

南國




小时候,全玻璃市只有两家书报店,
一间叫新天地,一间叫南国,
我疯迷漫画,总往这两家店跑,
不过新天地有一个很凶的女员工,
每次在那边翻免费漫画都被骂,
南国的老板不骂人,
于是经常去的是南国。

当时的漫画都是翻版,
但在那个资讯和物质缺乏的年代,
已经是天大的福音,
而且书本没有像今天那样,
用塑胶包起来,可以自由翻阅,
我读了很多日漫,还有港漫。

后来上中学,
零用钱增多了,就开始买来收藏,
买最多的就是漫画周刊,
简直是神书,每个星期都在等待,
除了漫画,也买闪卡,偶像杂志之类。

多年以后的现在,
全玻璃市还是只有这两间书报店。

随着数码科技的到来,
越来越少人买纸本书,
连报纸也只剩下老人家才会买。

书店也不得不转型,
新天地的老板已经退休,
交给儿子打理,除了卖报纸杂志,
也卖一堆的零食和玩具,
不然经营不下去。

相比新天地的生机勃勃,
凸显南国的没落,
我惊讶于它一成不变。
那天回乡,特地跑进去回味,
发现老板也已经换成他儿子,
整间店充斥一股发霉的味道,
书架上全是一捆捆绑起来卖的旧漫画,
我拿起来看,满布灰尘与蜘网,
老板儿子很颓废的坐在柜台前刷手机,
也不理会我是买是逛,
他就这样度过人生?

当年曾经想过要当漫画店老板,
终究这也只是年少时的梦。

回到南国,仿佛看见那个男孩,
那个对漫画,对人生还有热爱,
那个单纯喜欢画画的男孩,
他偷偷的用零用钱买下心爱的漫画,
藏在衣服里不给爸妈发现,
然后骑着单车飞速回家关起房门,
迫不及待打开那一道道通往魔幻世界的禁地。